自媒体随笔

自媒体5418 字

对于绝大多数的「普通人」,想在自媒体平台上赚钱,小红书简单、抖音中等、B站困难、公众号梦魇。

关于砸钱买流量点赞的认知

如果你是一个新号,还没有稳定的铁杆粉丝(带来稳定的基础点赞数),也不投放「Dou+」,那么第一眼和第一句,就会「难上加难」。

你当然可以通过投放几百块的「Dou+」,让那些「平时就喜欢点赞别人的用户」,给到你一些基础的数据支持。但是,这并不是什么长久之计。

如果「Dou+」无法撬动自然流量,那它的性价比,实在是太低了。记住:

Dou+ 买的不是点赞数,而是买的「裁判员」。你要通过「Dou+」,让「最适合看你内容的用户,尽可能的看完你的内容」,这样才会让算法知道,你的内容还适合分发给哪些用户,给你多少的额外自然流量。

在这样的认知下投放 Dou+,目的就清晰了:投放 Dou+,是为了让算法更快地清楚你的内容更适合分发给哪些人。在正确的投放姿势下,你的基础流量就会越来越多、也越来越准。

第一句的重要性

第一句重要,只是引流客户,但最重要的还是内容,所以第一句只需要做到让客户看完前面的三秒去看后面的内容

抖音为什么不简单

抖音不简单的原因,来自「Dou+」。

作为一款成熟的「内容加热」工具,Dou+ 可以大幅度增加「好内容的确定性收益」。即:在抖音平台,一条花了大量成本,精心打磨出来的好内容,只需要多花几百块钱,就能获得「相对公平」的最终流量。

确定性,才是专业团队最需要的。尤其是资本加持、变现能力强的团队。

对于它们来说 ——

a. 越是高成本的内容,越会投 Dou+;

b. 以此快速验证,账号模式的可行性;

c. 接下来,就是「投入产出比」的游戏;

d. 要么,快速做大;要么,果断调整;

e. 最后,成了「形式上」的无限内卷。

对于专业团队来说:在抖音获取流量,反而是简单的事情;变现能力和机会成本,才是重中之重。

那么,新人做抖音,怎么办?

拼天赋、拼背书、拼积累、拼执行;

自带商业模式的,精打细算投 Dou+;

想做个人 IP 接广告的,先做小红书。

小红书

小红书平台,赚小钱行,赚大钱难。顶级高手,看不上小红书。

小红书官方合作平台对于广告笔记占比的硬性要求(不能超过 25%),如果一个月接 5 条合作笔记,就要再发至少 15 条非广告笔记(除非走「私单」),这就更加限制了小红书的赚钱上限。

抖音,沉浸式:第一眼最重要。

小红书,信息流:封面图最重要。

因此,小红书的起号逻辑,是这样的:

a. 利用粉丝「随手收藏」的习惯;

b. 选择「已被验证」的爆款选题;

c. 把静态的封面图设计好;

d. 逻辑清晰、表达顺畅。

在这样的逻辑下,赛道选好、执行力强、有基础的审美(能设计好封面图):「普通人」在小红书一年赚几万、十几万、包括几十万的成功率,在我判断,至少是抖音平台的 10 倍。

B站

讨好算法:

蹭热点 + 引发争议 + 短,前者(蹭热点)讨好了算法的「流量池机制」,中者(引发争议)讨好了算法的「互动、完播机制」、后者(短)实现了「低成本」。

而在 B 站,这三者所带来的实际收益,是远远低于抖音的。所以,优先「讨好算法」,其实并不属于合理的 B 站内容策略。

对于新人来说,B 站的内容策略有 12 个字:低频率、重成本,憋大招、博爆款。

普通人起号

「普通人」找定位和起号的四步法:

第一步:从爱好出发。

比如:吃饭、做饭、睡觉、打游戏、读书、看帅哥美女、垂直领域的知识积累,进行大量的「刻意搜索」,看看有哪些账号,把你的爱好,做成了爆款、实现了长期变现。

第二步:尝试 100% 还原这些爆款,做「刻意练习」。

只有亲身做一遍,你才能发现自己的「隐形天赋」。而既然是 100% 还原,就别发出去了,给自己看看就行,我们就是为了找「相对天赋」的。

第三步:打造差异。

找到「相对天赋」之后,沉下心来想一想,在这个你喜欢的赛道里(我们是从「爱好」出发的),如何合理的「持续输入」,不断「刻意积累」这个领域的知识,打造你个人的差异化。

第四步:不断迭代,稳定心态。

只要你选择的赛道,属于「长长的坡,厚厚的雪」,有长期稳定的「内容消费者」,且甲方对于流量的需求同样稳定,那就记住一句话:行动上不断迭代,心态上静待花开。

再想想如何合理的控制内容创作成本,坚持做下去,就可以了。

如何选择好的数据

我们选择对标的博主,最好是在 5-10 万粉丝左右的,因为如果粉丝特别少,数据特别好的,那就证明,他的内容有非常可借鉴的地方。

复盘案例:照顾酱

1)展示什么内容

照顾酱展示,电商基础内容,新手开店避坑,差评如何修复淘,淘宝如何日消过万,淘宝自己回复信息,淘宝创业投资预算等等。

2)吸引什么人群

照顾酱想吸引的,是轻资产创业者,电商基础小白,运营菜鸟,学生,副业,有空闲时间想做生意赚快钱的人,等等。

3)解决什么问题

照顾酱解决的,是开网店启蒙指南,新书开网店避坑指南,1688 供应商筛选指南,买家差评如何删除,淘宝上面产品好卖,五个实用小插件,如何抄高点击的主图。

他的整个账号运营是没有人设的,你不需要知道他是谁,有多少牛逼的经历,但可解决目前电商小白的所有问题。

其他案例呢?大家举一反三就可以了。

标题摘录

点赞、收藏、评论综合超过100以上,分析出来核心点,问题点,和解决的痛点,就可以变成自己的素材

自媒体传播的六个核心

  • 社交货币:成为大众的谈资和分享点

  • 诱因:对某个动作大家会下意识的想到自己会不会有同样的体验

  • 情绪:开头就把要命的抛出来

  • 模仿:不要洗稿,学习标题,故事,内容结构和思路

  • 实用价值:可以帮大家解决一个痛点

  • 故事:故事是最容易被传播的

买流量

盲目的勤奋是徒劳的,我们的努力需要用对方法

通过用户点赞,收藏,评论,的反馈机制,如果 足够优秀,可以尝试买流量。

爆款笔记筛选:

平常笔记正常发布的是点赞 100 以下,那么当天发布的笔记,点赞,收藏,互动的综合在 150-200 以上,那个就值得投放薯条,做加热笔记的测试

投放价值:

比如你投放了一篇任何不错的笔记。平常你的笔记点赞是 100 左右,但是花了 50 块钱进行薯条投放「点赞和收藏量」,笔记的点赞飙升到 130 个,1:1 的产出比都没有做到,那么这篇笔记就没有二次投放的价值。

观察自己粉丝增长数量,最基础的要达到,1:1 的效果

正常的优秀的笔记投放产比例是 1:5 ,花 100 元获得 500 位粉丝关注。

第一次投放

期望提升选择购买「点赞收藏量」,预计推广时长 24 小时,推广人群「系统只能推荐」。

投放时间12 个小时白天或者24小时进行投放

再强调一次,不要买「粉丝关注量」和「笔记阅读量」,没有任何效果,小红书是根据点赞和收藏这两个点做,反馈机制进行推荐的,只要数据达标就会进入新的流量池。

第二次投放

进行第二次投放,操作步骤参考上面,但是需要注意,需要在在第一次薯条还没有结束的时候,进行投放,选择 68 元(看自己的预选,也可以选择更低)。

期望提升选择购买「点赞收藏量」,预计推广时长 12 小时,推广人群「系统只能推荐」。

为什么这里要缩短时间呢? 24 个小时不是更好么?

数据翻倍的时候,已经锁定了精准用户,就不要拉时长了,时间太长反而会影响系统推荐,造成流量跑偏,如果是晚上跑出来的数据,选择「24 小时投放,不要省钱哈」。

停止投放

经过第一次和第二次投放以后,第三次没有数据翻倍,或者单纯的点赞收藏互动飙升,没有带来粉丝的涨幅,那么这篇笔记就是不合格的。最起码做到 1:1 的状态,才是有价值的。

三个实用的方法论

1. 战略选择:规模效应

规模效应可以简单理解为,随着你生意规模的扩大,带来的成本优势或者客户体验的优势。

决策主要依据就是要把有规模效应的留在自己手里,没有规模效应的就要果断放弃。

2. 产品战略:STP

  1. Segmenting:对市场的划分。具体可以看(麦肯锡著名的金字塔原理)
  2. Targeting:选定一块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(客户),看似简单的 T ,其实背后涉及到产品设计、营销效率、组织能力和资金效率等等。
  3. Positioning:是市场和产品的对接,对于用户来说就是,他们为什么要选择你的产品

3. 竞争策略:差异化

在一片红海的竞争里,想要有所突破,无非就是三点:专一化战略(focus)、成本领先战略、差异化战略。

我采取的就是差异化战略,其中最核心的差异有以下三点。

1. 品质差异化:

我和团队深入到咖啡产地的源头,不单纯是为了控制成本,也是为了确保咖啡的品质。

2. 服务差异化:

我之所以能接到商业订单,得到大牌咖啡商的认可,就是因为我爱琢磨客户需求,会按照客户需求定制化生产,而一般的烘焙厂都是大批量统一生产,下游的客户话语权很小。

3. 最后也是最难的一点,工艺差异化:

外行人可能也不知道,咖啡豆的最佳赏味期就是烘焙好之后的一个月,然而大品牌和连锁咖啡厅,一般是一次采购全年用的豆子,

这三个差异化,单独做到一点不算难,但是同时做到之后,就在我和普通咖啡厅之间,竖起一道很难复制的壁垒。

先炒后超

很重要的一点,要知道什么是“好”,就要找头部账号

  • 视频号搜索相关的标签

  • 新视榜单查看

  • 新视首页搜索关键词去查询

  • 利用分类热门内容,找更多精准优质选题

带货逻辑

  • 做书单带货号,不要看粉丝多少,主要看带货的作品爆了多少播放量,粉丝是助燃剂,但不是必须品
  • 从数据分析:观察视频号系统推荐内容,你的粉丝画像,思考什么内容受欢迎
  • 低价高佣;薄利多销才是王道
  • 内容和带的书籍要匹配高,这样出单才会高;
  • 挂链接的转化要比小商店好。转化路径越长,每一步都可能让你的客户“死掉”。

如何利用好别人的经验和认知

心法:守 破 离

**「守 破 离」**源自于日本剑道学习方法,后发展到其他武术与行业。

**「守」**指最初阶段须遵从老师教诲达到熟练的境界。

**「破」**指试着突破原有规范。

**「离」**指自创新招数另辟出新境界。

第一阶段 守

「守」 = 像素级模仿

别人怎么说,你就怎么做,动作一丁点都不要变形。

不要偷懒,不要尝试跳过其中的某些环节,哪怕这个环节看上去很蠢——因为你还是新人,你还不知道这个环节为什么会存在。

偏见的本质是傲慢

偏见妨碍你学习。偏见妨碍你赚钱。

马云先生说:很多人输就输在,对于新兴事物,第一看不见,第二看不起,第三看不懂,第四来不及。看不懂、看不起、看不清、来不及。

如果你“不屑于”像素级模仿,请注意,大概率你正处于“看不懂”的自以为是里,或者“看不起”的偏见里。

做好「守」,诀窍是 —— 做一个愿意下笨功夫的聪明人。

什么时候可脱离「守」的阶段?

当你在实践中拿到真实反馈的时候、当你完成“保姆级教程”且赚到钱的时候。

第二阶段 破

你需要尽快逃离「守」,进入「破」。

废了老半天劲,刚刚学会“笨功夫”,也真的赚到了钱,为什么要急着逃离呢?

如果你只会「守」,你赚不到大钱。人的成长,是不断「破局而出」的过程。商业亦然。

社区不是为你一个人开的,你会看到“保姆级教程”,别人也会看到。当懂同一个套路的人足够多、做的人足够多,套路就失效了。

所有的“方便法门”,门前都写着一句话——“此地不可久留”。

「破」有两种方式。

  • 比别人做得好十倍:常规做法,横向扩展,别人做一个你做10个,俗称内卷

  • 有壁垒的差异化:「破」的终极之法。类似于“颠覆式创新”或者“与其更好,不如不同”。

    两个关键词,“差异化”,“壁垒”。

    如何差异化? 你找到了一个引流方式,这个方式,在整个社群内没有任何人提及过,效果却不亚于社群内提及过的任何一个方式。—— 恭喜你,这就是一个「有效的差异化」。

    别轻易告诉人,这是你的秘密。商业的增长,就靠秘密。

    保姆级教程 = 人人都可以做到 = 没有壁垒 = 此地不可久留

    如何通过提高门槛的方式做差异化?找到一件事,它与你特有的技能组合有关。你能轻易做到,别人想做却没那么容易。

    如何提高壁垒?

    第一层级:完全无壁垒的方式。按照社群里的教程「守」。

    第二层级:有一点壁垒的方式。按照社群里的多个教程的多个招式,形成组合拳。最好招式之前能够形成配合或闭环。你每叠加一个招式,就增加了一点点壁垒,就会淘汰额外一部分人。

    第三层级:有更高壁垒的方式。自己开发程序(而不是用别人的程序),做一个带有线上分销功能的外卖CPS小程序,并且做一套帮助下线发展次一级下线的SOP。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技术手段,让广大群众去找合作伙伴,而不是自己一个个去找

    第四层级:第三层级的升级版,更有的壁垒的方式。帮别人开发外卖分销CPS小程序、建立分销外卖CPS社群,并且教会他们如何使用第三层级的形式赚钱。开发的产品持续迭代,用订阅模式收费。在自己作为金字塔最顶端的同时,还可以通过培训、咨询赚钱。

人的成长,是不断「破局而出」的过程。商业亦然。只看不做,甚至第一层级都没有突破,便只会原地踏步!所以便有了一句话,向死而生。不破不立

第三阶段 离

「守」 = 像素级复制别人的项目,获得小成功。

「破」 = 为同样的项目创造一个新的套路,获得大成功。

生财有术里的项目,太神奇了,他们是怎么被发明出来的呢?

「离」 = 借用其他项目的招式,发现和创造新的项目。

仔细看生财有术的九大项目(截止2021年4月),你会发现他们都不是从天而降的。他们总是借用了以前成功过的项目的模块,然后进行组合。

外卖CPS项目的套路是哪里来的?—— 借鉴自早期的淘宝客、公众号运营的招式组合。

TikTok电商项目的套路是哪里来的?—— 借鉴自三年前运营抖音号变现的招式和模块组合,叠加一些海外电商的模块能力。

抖音小程序项目的讨论哪里来的?—— 借鉴了三年前在微信小程序里成功变现的经验和模式,叠加抖音号运营的能力。

一切的创新,本质上都是「积木式创新」。阳光下没有新鲜事,旧事物的组合,才成为了新鲜事。

获得「离」能力的方式,呼之欲出了:

  1. 研究每一个项目,把它需要的能力拆成模块。
  2. 脱离项目,只看模块。把尽量多的能力模块打磨精通。
  3. 把每一个打磨精通的模块,作为武器,装进自己的武器库。
  4. 遇到新的机会时,从武器库里,找到合适的武器组合,做积木式创新。
  5. 打造一些独门武器。想要一骑绝尘,你需要独门武器。参见上一环节。

当你有了足够多的武器、且其中有独门武器的时候, 你就达到了随时可以「离」的状态。你可以使用它们,创造新的项目,一骑绝尘,或反哺社区。

亦仁常说,生财有术不是终点站,而是一座桥。在我看来,这座桥的起点叫「守」,过桥靠「破」,寻找真正的终点靠「离」。

如何正确使用Think Different

致那些离经叛道者——
那些格格不入的反叛分子, 那些惹是生非的家伙, 如同方孔里的园钉一样是些异类, 总是异想天开。
他们不满条条框框, 从不墨守成规。
你尽可以支持或反对他们, 可以赞美或中伤他们, 但你唯一不能做的就是忽视他们。
因为他们改变了局面, 他们推动了人类进步。
虽然有人视他们为疯子, 我们却称其为天才。
因为那些妄想改变世界的人, 正在改变世界。

结论一:一流智力,是头脑中能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想法但仍保持正常行动能力。

我们迷茫之原点,就是在头脑中无法同时容纳这两种相反的想法,因而无法正常行事。我们缺乏一流智力。

其实,世界上的道理不是离散的,不是非黑即白,它们更像是一个连续的光谱。光谱的最左端和最右端往往都是错误的,真正的正确答案,往往在光谱靠近中间的某个位置。

在上述问题中感到迷茫的创业者,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,是在选赛道的时候就开始Think Different了。

巴菲特说过:钓鱼的第一条规则是,在有鱼的地方钓鱼;钓鱼的第二条规则是,记住第一条规则。

创业的本质是提供价值,提供价值的前提是满足真需求,真需求都在大赛道里。

如果一件事情,只有你一个人在做,说明你做错了。

选定赛道之后,保证我们做的产品背后有真需求存在,再去做Think Different,才是更好的选择

结论二:一流创业,是做出一款同时满足“不敢为天下先”和“敢为天下先”的产品。

不敢为天下先是选择好的赛道,那么敢为天下先便是做好战略。

做战略选择,不应该是“人无我有、人有我优”,而是“人无我有,人有我无”。

拼多多更狠,在“人无我有,人有我无”的基础上,还做了“人弃我取”。

完成细分垄断。

抖音:足够年轻化。B站:二次元,动漫。

它们都是在边缘市场占领根据地后,形成细分垄断,逐步扩展、破圈、回归。

选定大赛道 → 自残,放弃正面战场 → 找到可控的小型变量 → Think Different → 诺曼底登陆 → 细分垄断 → 扩展 → 回归正面战场成为头部玩家

痒点和痛点的区别

痒点:有没有外面红包我都能点外卖(有最好,没有也行 )

痛点:没有外卖小哥送外卖(没有我就很难受,只能自取)

如果你的产品赚不到钱,大概率是两个原因: 你解决的难题不够难; 该难题已有更好解决方案。

Viceroy
做事果敢有温度,做人温柔有原则
赞赏
OωO
开启隐私评论,您的评论仅作者和评论双方可见